建设天开园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主动作为,高水平建设天开园也需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,借重用好首都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辐射力,建立高效的中关村-天开园“握手通道”,推动更多首都创新成果在津转化落地,打造成为承接首都创新资源首选地、京津冀协同核心承载区。
调研发现,天开园处于要素集聚和产业培育的起步期,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、创新策源地和京津冀协同战略平台的地位还需强化,存在“四个迫切需求”。一是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还需加强,尚未形成全链条服务支撑的“热带森林式”创新创业生态,亟需引入首都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机构。二是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有待强化,尚未成为创新资源集聚地,亟需引入更多首都高水平科研机构。三是科技创新平台有待提升,尚未形成包括中试平台、概念验证等在内的全链条平台群,亟需引育一批首都高能级功能型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。四是龙头机构牵引不足,尚未形成健全产业体系和鲜明产业特色,亟需引入首都领军型企业、标志性项目、旗帜性人物。这都需要发挥京津联动、中关村天开园协同的作用,实现天开园与首都资源的有效衔接,重点解决“引什么”“怎么引”“用什么引”三个问题。
一、聚焦“四个一批”,提升天开园资源集聚力
一是引入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,梳理首都国家实验室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清单,对接一批优质成果、孵化一批成熟成果、集成一批单项成果、验证一批源头成果、熟化一批早期成果,推动重大成果入津转化,形成“北京研发、天开园转化孵化、天津产业化”的机制。二是引入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服务机构,集成化引入首都知识产权、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机构,特别是引导中关村银行等科技金融和头部创投机构设立分支机构,探索共建中关村天开园创新基金等,建设科技金融大厦。三是引入一批高带动性的龙头企业,吸引央企二三级总部、关联单位入驻天开园,打造一批“央企创新大厦”。以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牵引首都智能制造、节能环保等优势领域,推动头部企业在天开园建设一批专业“园中园”。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,推动天开园企业进入小米、京东等头部企业供应链,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。四是引入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平台,推动校市、院市、企市共建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,引导清华工研院等研发机构设立分支机构,推动中关村硬创、清华电子院等在津机构延伸服务到天开园,推动中科创星硬科技孵化器、璞跃等双创载体设立分支机构,形成“要想搞创新,请到天开来”的局面。
二、建设“四大平台”,提升天开园承载力
一是建立智能化的信息对接平台,梳理首都资源疏解目录,编制非首都功能疏解地图,特别是瞄准重大科技专项、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成果,建立重点项目库、重大成果库、重要人才库,促进与天开园精准对接。二是建设品牌化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平台,举办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题的重大赛事、专业论坛、重要会展等“天开行”系列活动,开展精准筛选、精准识别、精准组织、精准支持。三是引入市场化的运营平台,重点引入启迪、中关村集团等有资源、有经验、有资金的高水平园区运营机构,共建高能级科技载体。四是建立一站式的科技成果中试平台,在西青园等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专业化中试基地,提供“技术方案、工业设计、中试快制、中小批量、检测认证等”全周期服务,帮助成果跨越“死亡之谷”,吸引大批量、高质量的首都成果入津,就地熟化、就近转化,健全跨区域“研发-中试-产业化”的整体创新配套功能。
三、强化“四大政策”支持,提升天开园吸引力
一是实施应用场景开放计划,对接首都成果的应用与示范需求,建立应用场景目录,开放医疗器械、智能路网等领域应用场景,支持新技术、新产品的示范应用。二是实施创新产品采购计划,发布创新产品目录,落实创新产品采购制度。三是实施“共建共管共享”计划,支持中关村在天开园建立飞地园区,建设“中关村天开园联合体”。四是实施政策联通计划,将中关村成熟政策体系复制到天开园,共同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,同步在天开园试点。
发言人:马虎兆,市政协委员,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
课题组成员:梅志红、王润田
|